2025-08-21 15:59:25
作者:李雨轩
来源: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
日期:7月2日
类型:图文投稿
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提出“双碳”目标,将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,推动乡村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实现双赢。
为探索低碳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,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“碳索苏乡”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日抵达泰州市兴化市东罗村,开展实地调研,通过走访村民、采访村干部等方式,为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寻找新路径。
(图为碧水东罗景区 李雨轩摄)
东罗村坐落于兴化千垛景区核心区,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,曾是典型洼地村落,面临内涝、产业薄弱等问题。如今,它以“低碳赋能乡村振兴”为方向,探索出“政府+社会资本+村集体”的合作模式,成为团队调研低碳与乡村发展融合的绝佳样本。团队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,乡村的绿色转型不仅需要政策引导,更需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可持续路径。
一、垛田深处:传统农耕的生态之困
东罗村东临千垛菜花景区,西临水上森林,曾依赖垛田种植水稻、油菜,“肩挑手扛”是主要劳作方式。因地势低洼,雨季常遭内涝,村集体经济薄弱,青壮年多外出务工。同时,秸秆焚烧、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突出,传统农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逐渐显现,让这片土地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。
(图为东罗村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等标志 李雨轩摄)
二、双轮驱动: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并行
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,东罗村在兴化市政府、南京万科、村集体三方协作下,以“碧水东罗”为试点,开启转型之路。2018年,借乡村振兴政策东风,该村疏浚河道20公里,将废弃垛田改造成湿地景观,发展有机农业。同时,依托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,改造40余家特色民宿,举办民俗节、丰收节等活动,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200万元。2023年,村民人均收入增幅11%,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3万元,带动众多青年返乡,形成“农业+民宿+餐饮+旅游”产业链。
(图为东罗村碧水东罗景区 李雨轩摄)
三、“粮仓”升级:从传统种植到品牌赋能
东罗村地处里下河腹地,因“米”字演变得名“粮食八十八仓”。2019年,该村以这一IP启动产业升级,延伸粮食产业链,引进加工企业,建成“种植-烘干-碾米-包装”一体化生产线。培育“八十八仓”大米等特色品牌,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定位中高端。据村党支部马书记介绍,村里种植3000多亩不同品种稻田,产出八种“彩色米”,通过线上销售拓展市场,还形成“壹禾壹斗”大米、“青田萃”青汁等系列产品线,让传统粮仓焕发新活力。
(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东罗村党支部马书记 李雨轩摄)
四、“双碳”落地:碳积分里的乡村实践
东罗村积极响应“双碳”要求,推行“碳积分”制度,村民参与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等可累积积分,兑换日用品。但村干部戴书记坦言,由于村中多为子女在外的老人,大型碳积分活动实施存在困难,不过村里仍在尽力推动“双碳”理念落地。
(图为团队成员与东罗村党支部书记等人合照。张梦迪摄)
从秸秆焚烧的灶台到沼气烹饪的生态厨房,从“靠天收”的稻田到能“卖碳汇”的观光农田,东罗村的蜕变印证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“碳索苏乡”团队将持续跟进,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,期待更多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勾勒绿色经纬。
中国网 2024-01-16
中国网 2024-01-16
黄石日报 2023-01-16
黄石发布 2022-11-30
黄石发布 2022-11-27
黄石市公安局 2022-11-25
黄石市公安局 2022-11-25
东楚网 2022-11-24
东楚网 2022-11-23
云上阳新 2022-11-22
南财学子赴兴化东罗村:“碳”索低碳路径,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
作者:李雨轩来源: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日期:7月2日类型:图文投稿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提出“双碳”目标,将绿色发展作为
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